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不用一把尺子衡量高校,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上

来源:高教探索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职业院校,如何立足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上海,率先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形成了“多列纵队”、错

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职业院校,如何立足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上海,率先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形成了“多列纵队”、错位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在落实“破五唯”的同时,这些生动实践为更好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督导与评估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有益借鉴。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上海教育督导与评价国际论坛上获悉,教育督导部门有望在全国层面有序推开分类评估,助推高校真正实现分类发展。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或将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评估。

聚焦特色发展,打造高水平大学学科“特种兵”,是上海地方高校实现错位发展,乃至在全国高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绝招”。

以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为例,这不仅是学校的传统“王牌”学科,近年来,该学科聚焦太赫兹技术、光谱检测及成像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学材料、光纤传感等5个方向频频发力,尤其在太赫兹领域已产生世界级影响。

目前,上理工已与该领域顶尖高校——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产生了不少一流的学术成果。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介绍,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必须“聚焦、聚焦、再聚焦”,要围绕特色学科、特色方向,争创“世界一流”。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一些高校的“大兵团作战”方式,上海理工大学如今在组建科研队伍方面也有新模式:组建小体量的团队,打造一支支“特种部队”,各自拥有“制胜绝招”,从而在高校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上海大学是实践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的“先锋队”之一。学校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有效推进分类评价,必须要“定制”标尺。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认为,大学要持续走在时代前列,在启动教育分类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深入探索,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据介绍,上海大学目前有各类网站400多个,由此组成了一个“网站群平台”。学校通过将类似网站归类,形成了近50个信息化系统,包括700多个业务流程,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大概为100T,“这相当于每天在校园里新盖一座图书馆的数据量。”汪小帆介绍,从学校评价到学院评价、从学科评价和教师评价,这些海量数据如今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多个学科都存在研究领域广、交叉密集的现象。在上大,虽然没有医学传统,但时下已有不少老师从事医工交叉研究,上海大学的医学也排到了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前1%。“未来,我们要更好促进基于数据的科学评价,具体而言,要做到四个‘好':数据好采集,数据采集好,数据好使用,数据使用好。”

在上海高校的“多列纵队”中,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也在办学内涵提升上按下“快进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认为,应用型本科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对标国家需要、对标行业需求,瞄准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尤其是当前正在快速推进的“新工科”,更是这类院校必须抓住的“黄金机遇”。

当前,上海的职业教育也正在抢抓机遇,通过创新制度,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认为,为有效推动分类评价,学校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四方联动、三级贯通”的校企紧密型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该校近年来不断打造新的平台,为“产教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同步进行的还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创新与绩效评价,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储舒婷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高教探索》 网址: http://www.gjtszzs.cn/zonghexinwen/2021/1207/1077.html



上一篇:2021“高教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总决赛在
下一篇:《高教学刊》杂志2022征稿方向

高教探索投稿 | 高教探索编辑部| 高教探索版面费 | 高教探索论文发表 | 高教探索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探索》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