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教探索》栏目设置[08/31]
- · 《高教探索》数据库收录[08/31]
- · 《高教探索》投稿方式[08/31]
- · 《高教探索》征稿要求[08/31]
- · 《高教探索》刊物宗旨[08/31]
?在融通中探索发展新途径,吉利欲以创新破民办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0月28日,吉利学院(成都校区)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期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与新生进行了一场对话,畅谈“大学教育与创新发
10月28日,吉利学院(成都校区)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期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与新生进行了一场对话,畅谈“大学教育与创新发展”。在活动现场,李书福表示,“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自由探索,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自1997年开始筹办学校以来,吉利控股集团已累计创办9所院校,在校学生超5万人,为社会累计培养人才15万人。可以说吉利汽车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教育专家指出,23年来,吉利院校培养人才不仅满足了吉利自身发展需要,形成了产学研融合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更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形成了一种人才闭环。此次吉利学院成都校区的首届新生开学典礼,标志着吉利控股集团以校区西迁为契机,推动教育事业转型升级,开启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新起点。
北大战略支持,探索公办民办高等教育融通发展新途径
在开学典礼现场,西迁成都的吉利学院迎来了首届3000名本科新生。至此,经过4年的努力,这所拥有20多年办校历史的民办大学的2000多公里搬迁之旅基本完成。
2016年,吉利学院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教育部、北京市、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迁址成都。而在这其中,北京大学第一次给予民办高校战略支持,也是一大亮点。
2019年5月,北京大学与吉利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支持吉利学院夯实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基础建设,包括选派优秀教师充实到吉利学院,以教师任教、开设讲座、培训教师、学术交流、联合科研攻关等多种方式,帮助吉利学院提升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在吉利学院校区永久设立北京大学西部研究院,加强双方学术交流与合作,打造西部地区研究新高地等。
同时,北京大学、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学院三方也将在吉利学院共建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科研和科技攻关。
此外,汽车行业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催化下产生新变局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学作为战略支持高校,也将与吉利学院一起共同深度参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探索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一直以来,中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发展在政策支持、政府管理机制、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受这些外部因素影响,民办教育水平及教育质量与公办教育仍存在一定差距。此次北京大学战略支持吉利学院创新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办高校关键痛点,也是深入探索公办民办高校融通发展创新机制一次尝试。
在开学典礼现场,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院士表示,“我相信,在北京大学、成都市和吉利控股集团的支持下,在吉利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吉利学院一定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标杆。”
将教育作为公益事业,23年持续耕耘
“吉利办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既是对教育事业的向往,也是因地制宜,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如是表示。
1997年,吉利进入汽车行业的同时就开始筹办学校。彼时的中国,汽车人才极其缺乏。在对比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后,李书福认为,“国产汽车要想有出路,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自此,吉利更加坚定了创办学校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决心,并明确了“吉利的学院要培养造汽车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吉利开始未雨绸缪着手布局企业的人才战略,为日后走上自主创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经23年,吉利一直把教育看作一项长期的公益事业,一直秉承“面向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在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培养、产教协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在开学典礼现场,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平文院士也高度评价了吉利对于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吉利学院成立以来,依托集团企业办校优势,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
截至目前,吉利共创办了吉利学院、三亚学院、湘潭理工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形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在校学生超5万人,已为社会累计输送15万人才。
文章来源:《高教探索》 网址: http://www.gjtszzs.cn/zonghexinwen/2020/110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