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建校70周年,全球最大电影大学想要干件大事

来源:高教探索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的电影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已走过70年历程。今天上午,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瞻暨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学术论坛举办。会上,围绕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的电影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已走过70年历程。今天上午,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瞻暨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学术论坛举办。会上,围绕如何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电影教育道路,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认为有四个关键点,即始终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把牢办学方向、在落实立德树人中践行教育使命、在紧跟时代步伐中打造精品力作、在传播弘扬优秀文化中彰显文化自信。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指出,今后的电影教育应至少开启三种新思路,即中国特色、高质量、传承与创新。

“一部新中国电影教育的70年发展史,就是北京电影学院与时俱进、砥砺前行的70年发展史,就是几代电影学院人坚守电影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的70年奋斗史。”论坛开场,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谈到,从萌芽于民族危难之际,到创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从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到奋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70年办学历程中,北京电影学院始终不改报国初心,传承红色基因,谱写了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的壮丽篇章,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性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电影教育的重要力量。

回顾70年发展历史,钱军认为,有四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塑造了今天的北京电影学院:

第一是孕育期,从“左翼”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创始人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等在战火中孕育了一批电影创作和电影教育人才,为学校播种和根植了红色基因;

第二是创建期,从学校成立到1978年,学校实现了从旧中国不完整不系统的电影教育,到新中国较完整、较系统的电影教育的巨大转变;

第三是发展期,从改革开放至二十一世纪初,学校搬至新址,建构了科学、全面、合理的中国特色电影学科及专业教育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以电影创作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是转型期,从2002年提出创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目标至今,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战略目标,经过近二十年的持续努力,逐渐形成了“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培养理念、教学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宽广而精深的学科专业设置、丰富而立体的电影人才培养层次等办学特色。

钱军表示,未来,学校将始终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把牢办学方向,始终在落实立德树人中践行教育使命,始终在紧跟时代步伐中打造精品力作,始终在传播弘扬优秀文化中彰显文化自信,着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电影教育道路。

当天,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以《继承优良传统 把握时代机遇 开创中国电影教育发展新局面》为主题,带来主旨发言。

对于新中国电影教育70年历史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他用四个“同”予以概括,即始终坚持与党同心同德、始终坚持与人民同振共鸣、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同频、始终坚持与国际同道同轨。

当前,电影教育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胡智锋论坛上提出四个“问”,即,我们的电影教育将面临着怎样的新环境、怎样的新挑战、怎样的新机遇?以及我们应当开启怎样的新思路?

他分析,电影教育将面对四个“新”环境,这就是“新全球化”“新融合发展”“新电影”“新教育”。新环境对电影教育,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希望。他认为,与这些新要求、新希望相比,电影教育在师资队伍、人才提供、学术研究和对行业对国家的贡献度等方面,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将面临着整体不足的挑战。这些挑战与压力体现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迫切需求、体现为艺术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探索与创新的迫切需求、体现为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迫切需求,而这些也为中国电影教育探索新理念、新体系,构建新模式、新范式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基于此,胡智锋认为,今后的电影教育应至少开启三种新思路,这就是“中国特色”“高质量”“传承与创新”。

他具体解释道,所谓中国特色,即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构建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电影教育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所谓高质量,即坚持“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以交叉融通的创造性思维,打造更高质量的学科专业,聚集更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培育更高质量的高端人才,产出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在传承与创新上,应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自主性、原创性、融合性的理念,在技术与艺术、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的多维结合与互动中,不断创新电影教育的理念与思想、体制与机制、模式与方法。

文章来源:《高教探索》 网址: http://www.gjtszzs.cn/zonghexinwen/2020/1024/433.html



上一篇:公司周年庆典领导欢迎词
下一篇:沪苏浙皖重磅达成一揽子战略协作,长三角教育

高教探索投稿 | 高教探索编辑部| 高教探索版面费 | 高教探索论文发表 | 高教探索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高教探索》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